编者按:5月9日,《中国教育报》以《“三融合、三聚焦” 创新会计专硕培养模式》为题,刊发了我校管理学院就地方工科高校如何培养会计应用创新人才这一关键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思专融合,聚焦价值塑造;业财融合,聚焦能力转化;产教融合,聚焦协同赋能”的“三融合、三聚焦”会计专硕培养新模式的相关经验。现将全文予以刊发。
武汉轻工大学2016年获批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单位,2017年开始招生。2017年3月,学校和湖北省的多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湖北省会计专硕联盟。在联盟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就地方工科高校如何培养会计应用创新人才这一关键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思专融合,聚焦价值塑造;业财融合,聚焦能力转化;产教融合,聚焦协同赋能”的“三融合、三聚焦”会计专硕培养新模式。
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使命担当。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融合”,确保专业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
学院始终坚持把会计学科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管理问题开展论坛。通过学生党支部及社团系列实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育远大理想。
学校推动“三全育人”,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把正确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内外导师共同引领,开展领航计划;朋辈互助,开展校友讲座,潜移默化地涵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操与务实工作的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
培养一大批“知产品、懂运营、读数据、助决策”的业财有机融合型的会计应用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瞄准“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的特色方向,明确学生就业目标。
学院立足自身行业学科优势,形成因材施教、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培养体系:一年级开展以“讲授+竞赛训练”为主的学训制培养,二年级开展以“研究+实习训练”为主的学研制培养,三年级开展“论文+项目训练”的项目制培养。
学院依托湖北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校外实践基地,重构“点线面”情境“干中学”的知识传授体系。依托智能化实验室,将知识点单项仿真、综合实验实训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会计业务实训、大数据与智能财务决策等方面实现可视化、情境化、智能化教学。通过校外导师的资源,聘请校内外行业人才开设专题课程。行业专家参与授课,引领学生接触会计学科理论前沿与行业实践经验。
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刻画学生实操学习轨迹,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形成业财融合的能力培养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体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行业专家开设线上、线下课程和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国际游学。激发行业与企业的实践优势,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实现学训实习全链条、学业成长全方位,构建校企联合的师生学习实践与成长共同体。通过30个实践教学基地与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持续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校内校外跨时空情境体验。充分利用专业比赛机会,促进师生深入企业调研交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全员参加全国及湖北省MPAcc学生案例大赛、“互联网+”等大型赛事。
学生培养有质量。先后获得湖北省MPAcc学生案例大赛三等奖和二等奖,就业率每年稳定在98%以上。就业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占25%,在武汉的占30%;单位主要为银行、证券公司、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人均年薪10万元以上。
学科建设有成果。学校编制的4个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完成1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名教师在湖北省会计学会任常务理事及理事。学校连续两次被推选为湖北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盟理事会秘书长单位,承办了湖北省首届会计专硕发展论坛和第三届湖北省MPAcc学生案例大赛。
专业发展有助力。本硕一体的教学与实践资源共享,为学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原理”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业同行广认同。202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门会计专硕学位点合格评估。全国多位会计专家来校讲座指导,肯定了学校会计专硕的办学思路。在2020年湖北省第四届会计专硕发展论坛上得到省内同行高度认同,多所高校学习学校办学经验。
奋斗取得成就。未来,学院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思政引领价值,课程响应需求,协同赋能成长”的人才培养实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5/09/content_62367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