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管理学院精心组织实践团队7支,其中获批团中央专项3支、团省委专项4支,于2025年暑期深入社区、乡村与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寄语,将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一、聚焦生态文明,青春力量守护长江安澜
“绿韵长江”实践团队奔赴常青花园、恋湖社区及长江沿岸,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该团队获批团中央“绿色长江 青春护航”长江大保护社会实践专项、“美丽中国·青春行动”青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专项。团队在南岸嘴江滩公园等地通过发放资料、案例解读等方式宣传长江禁捕政策,揭露非法捕捞危害,畅通公众举报渠道。在恋湖社区,团队通过纪录片展映与系统讲解,为青少年生动阐释长江生态屏障的极端重要性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深远意义。团队还面向社区儿童开展了节水科普与“手绘绿水青山”实践,以趣味方式根植环保理念,并组织防灾减灾知识课堂,通过情景模拟、口诀传唱提升儿童安全自救能力,为社区安全构筑青春防线。

二、传承精神谱系,理论宣讲凝聚青春共识
团中央大学生宣讲团“核舟共济”宣讲团于7月至8月期间,先后深入东西湖区亲湖社区、恋湖社区、江汉区和祥里社区、常二社区以及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开展主题宣讲。宣讲团通过图文展板、影像资料、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深入阐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

三、赋能社区治理,爱心托管助力童心成长
获批湖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务专项的“常青树”实践团深入亲湖社区,开展创意美育、心理健康与汉字文化系列课堂。在创意树叶贴画活动中,孩子们变落叶为艺术品,在实践中感知自然之美;原创心理情景剧《阳光下的教室》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培育积极健康心态;“汉字大冒险”游戏则深入浅出地揭示汉字构型奥秘,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实践团用暖心陪伴与智慧启迪缓解家长后顾之忧,为社区教育注入青春动能。

四、聚力产业振兴,躬身调研献策农业发展
“智农账管家”实践团深入江陵县巷子深米业有限公司,调研“江汉大米”产业发展。师生参观企业展厅与加工车间,详细了解品牌建设与生产流程,并与“江汉大米”青科突击队围绕科学种植、品质控制、市场运营等关键问题开展座谈研讨,共商产业发展对策,旨在深化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共同推动区域农业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味里归真”实践团深入竹溪贡米基地、恩施玉露茶乡、监利“虾稻共作”田间地头,化身“田野档案员”与乡村推广大使,记录生产技术、探究产业瓶颈、传播品牌价值,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乡土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管理智慧。

五、深耕乡村教育,艺术赋能绘就振兴图景
管理学院联合艺术设计学院组建麻城暑期支教团队,赴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开展教育帮扶,该项目获批湖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务专项、“青春手绘·美丽乡村”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团队开设“爱心托管班”,为乡村儿童提供学科辅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关怀,用心用情点亮知识灯塔。同时,团队结合当地梨树特产,以墙绘艺术美化村容村貌,让乡土风情在画笔下焕发新生机。

六、筑牢法治根基,普法教育护航青春成长
为响应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获批湖北省“青春手绘·美丽乡村”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的“青苗艺筑”团队深入丽水家园社区托管班,通过纸花、漆扇、扎染、彩塑“过早”美食等系列创意艺术课程,激发儿童创造力,传播地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美的种子。深入武汉市多所中小学开展“懂法守法 与法同行”普法教育活动。通过系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剖析校园欺凌与网络诈骗真实案例、组织场景模拟与知识问答等互动形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自我保护技能,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安全防范意识,为其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刻践行了“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崇高追求,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体现。管院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社区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了昂扬的青春风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实的专业素养。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激励更多学子把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之中,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