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1. 院长致辞
    2. 学院简介
    3. 现任领导
    4. 组织机构
  • 系部设置
    1. 会计学系
    2. 物流管理系
    3. 旅游管理系
    4. 工商管理系
    5. 行政管理系
    6.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
    7. 文化产业管理系
    8. 基础学部
    9. 会计硕士教育办公室
    10. 农业管理硕士教育办公室
    11.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12. 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1. 会计学系
    2. 物流管理系
    3. 旅游管理系
    4. 工商管理系
    5. 行政管理系
    6.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
    7. 文化产业管理系
    8. 基础学部
    9. 会计硕士教育办公室
    10. 农业管理硕士教育办公室
    11.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1. 本科生培养
    2.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学生工作
    1. 学工动态
    2. 学子风采
  • 校友之家
    1. 校友动态
    2. 校友风采
  • 首页
  • 学院概况
    • 返回
    • 院长致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系部设置
    • 返回
    • 会计学系
    • 物流管理系
    • 旅游管理系
    • 工商管理系
    • 行政管理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
    • 文化产业管理系
    • 基础学部
    • 会计硕士教育办公室
    • 农业管理硕士教育办公室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 返回
    • 会计学系
    • 物流管理系
    • 旅游管理系
    • 工商管理系
    • 行政管理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
    • 文化产业管理系
    • 基础学部
    • 会计硕士教育办公室
    • 农业管理硕士教育办公室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 返回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学生工作
    • 返回
    • 学工动态
    • 学子风采
  • 校友之家
    • 返回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情系荆楚文化,深化校地合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开展考察实践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26       点击量:


    为了进一步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阐释与贯彻落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融合进文化遗产保护教学与实践,近日,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陶丽萍教授带领2021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全体同学,抵达教学实践基地——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和武汉博物馆,开展湖北省一流课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实践。    

    在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园区负责人、高龙博物馆馆长陈满祥先生首先简要介绍了高龙城的建设情况。

    “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期于2012年8月16日建成开园,占地2.6万平方米,建有“百工坊”“高龙博物馆”和“汉绣博物馆”,已有高龙、汉绣、木雕船模、雕花剪纸、黄梅挑花等54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进驻园区,是集保护、生产、展示、销售、研究、推广、学艺、传承、体验、旅游为一体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陈满祥说。最后他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非遗的传承与开发也需要不断创新。他希望学生们能更多关注和支持高龙城,积极为高龙城的发展建言献策,创新传播高龙文化。

    接着,陶丽萍教授讲解了荆楚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以及保护传承荆楚文化的意义。重点结合高龙城的非遗保护实践,分析了非遗多元化的保护模式。同学们踊跃发言,共同探讨荆楚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难点。陶老师表示,“武汉高龙城是全国首个以社区建设为基础,集保护、生产、展示、销售、传承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该园区主要以高龙文化保护为核心,汇集了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博物馆保护、活态保护、生态圈保护、档案保护、生产性保护以及旅游开发保护融合在一起,成功实现了社区文化再造,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达到了“艺在社区、艺美社区、艺活社区”的目标。这不仅有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也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普通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荆楚非物质文化多元化保护的成功尝试。”

    现场教学结束后,同学们跟随园区工作人员分组到百工坊各个非遗项目门店进行了参观考察和访谈体验。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根据本次考察主题及准备的调研访谈提纲,与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的负责人和项目传承人就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和访谈,进一步了解了荆楚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增强了对于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的理解与尊重;而且通过亲身体验剪纸、汉绣、高龙等非遗传统工艺制作和表演,对非遗的当代保护与传承弘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当天下午,全体师生还考察了武汉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是武汉市重要的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展示着这座华中都会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承载着历代武汉人民的历史文脉与辉煌业绩,播扬着当代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与人文风采。学生们沉浸于近期陶瓷艺术展的美妙之中,同时也对武汉城市布局和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走出课堂,理实合一,产教融合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模式的全新探索与拓展。通过将理论教学不断融合“校-企-地”实践教学,运用浸润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守护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一篇:会计系师生参加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

    下一篇:管理学院师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大赛国赛二等奖

    Copyright .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中路36号  邮编:43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