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学院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老师到汉川开展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的相关调研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5-07-28

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生态化发展

722日,我院教师黄恩、程红莉、罗伟、陈会玲、马彦一行来到汉川农业局,对汉川的粮食生产科技推广、生态环境进行调研。汉川农业局副局长张贤红(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刘翔科长等热情进行了接待,并详细介绍了汉川农业发展现状,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土地流转与规模化发展现状,以及农技推广与应用成效,并耐心解答问题。

汉川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湖北省的粮食生产大县,目前全市创建万亩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区4个,粮食实现11连增。这两年,大力促进带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目前,虽然仍以小农散户为主导,但土地流程进程在加速,去年新增规模流转面积5万亩,新增家庭农场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加速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包括社会化专业服务合作社(如农机服务合作社、沼气专业合作社等)在内,已有100多家,实现规模化与产业化运作。特别是里潭乡近年来成立了蓼湖水稻专业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农资采购,机械化插秧、收割,订单生产与加工,实现集体化运作。此外,现代农业公司也得到很大发展。如福星现代农业公司在全省首创“公司+家庭农场”双层经营模式,实现3万亩水稻种植基地。公司从农户手里流转过来800元一亩,租给农场主450元一亩,加上国家补贴的一亩100元,每亩亏250元反哺农民,后期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和观光农业来弥补,逐步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

张局长谈到,现在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的流转费越来越高,而粮食的收购价由于国际粮价的天花板效应很难上涨,因此靠水稻种植,公司很难盈利,甚至是亏损的。但流转费低了,农户不愿意,只有借助政府补贴、发展机械化降低人力成本以及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才能发展下去。

土地流转,除了可以将不愿意务农的农户土地有效利用起来,发挥规模化、产业化效应,而且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推进测土配方、绿色防控等生态技术的推广。在散户经营模式下,农户很少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好监控。而且农户的平均年龄为58岁左右,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较难,农技培训与推广的阻力大,而且有些项目不易推广。比如太阳能杀虫灯,需要经费投入,而且一般有效作用面积为30亩,一般农户很难采纳。再比如测土配方,汉川目前已经建立的动态的土壤监测系统,数据能实现每年更新,但要实现根据土壤养分与作物需求精准施肥还是有一定难度。一般肥料厂商的配方肥生产以吨计算,规模化经营容易实现精准配方施肥,但对于一般农户,不好提前生产配方肥,只有给出测土配方建议卡,需要农户自己按配方抓药,或者采用近似配方肥。

现在农业需要现代新型农民来做大做强,汉川市农业局积极实施国家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对一批批种田大户、示范户、基地或企业的种植能手、经营者进行免费培训,不仅包括农业技术,还包括经营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经过职业资格认定,才能拿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证”。

张局长在感冒咳嗽的情况下,连续讲了两个多小时,让我们深深感动于张局长的敬业与专业精神,同时也仿佛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蓝图。

在座谈结束后,农技科刘科长带领我们来到附近的湖北富祥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前以棉花收购加工为主,近年来因为面积种植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汉川棉花种植面积萎缩,因此,转向大力发展现代化水稻种植与加工产业,在农业局与新河开发区的支持下,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了一期土地近三千亩,并规划近期实现标准化农田上万亩。

在水稻种植基地,我们看到绿油油的水稻已经抽穗,长势很好,据介绍,这是一块再生稻实验田(即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田间有几个太阳能杀虫灯。在另一块地里,我们见识了新河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亲手做的生物诱虫器以及他本人亲自到田间干活,见识了他们配药的过程(整个配药没有一点刺鼻的味道,用的是生物农药,并配兑了一点叶面肥),并观赏了无人机(每台无人机11万,政府补贴70%)施肥喷药的过程,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于科技进步给农业带来的发展。

这次调研,大家都对工业反哺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应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及其落实,有了切实的体会。对农户分散经营与规模化经营的差异也有了深刻的体会。也有助于大家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政策评估等课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程红莉)

田间合影

无人机 杀虫灯

上一篇:“青春不散场”十周年同学会

下一篇:“青春不散场”十周年同学会